反風之應

反風之應怎么寫好看

反風之應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尚書.洪範五行傳》:“周公死,成王不圖大禮,故天大雷雨,禾偃,大木拔。及成王寤《金滕》之策,改周公之葬,尊以王禮,申命魯郊,而天立復風雨,禾稼盡起。”

傳說周公的葬禮未按照王的待遇辦理,引起天變,禾倒樹拔。後改為王禮,遂風調雨順,禾又立起。後遂用為天人感應,天助有道之典。

後漢書.周舉傳》:“永和元年,災異數見,省內惡之,詔召公、卿、中二千石、尚書詣顯親殿,問曰:‘言事者多云:昔周公攝天子事,及薨,成王欲以公禮葬之,天為動變。及更葬以天子之禮,即有反風之應。”

詞語分解

  • 反風的解釋 風向倒轉。《書·金縢》:“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則盡起。”《後漢書·和帝紀》:“昔 楚嚴 無災而懼, 成王 出郊而反風。” 李賢 註:“ 成王 疑 周公 ,天乃大風,禾則盡偃;王乃出郊祭,天乃反風起
  • 應的解釋 應 (應) ī 該,當,又引申料想理該如此:應當。應該。應分(坣 )。應有盡有。 回答:答應。喊他不應。應承。 隨,即:“桓督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 姓。 當該 應 (應) ì 回答或隨聲相和:

歷史典故推薦:梟心鶴貌

比喻心惡貌善。唐 元稹《有鳥》詩之二:“有鳥有鳥毛似鶴,行步雖遲性靈惡……千年不死伴靈龜,梟心鶴貌何人覺。” 並列 比喻心地壞而面貌善。唐·元稹《有鳥》:“有鳥有鳥毛似鶴,行步雖遲性靈惡……千年不死伴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反風之應歷史

相關歷史

反風之應_反風之應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