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方外之國

方外之國

偏正 中原以外地區。古指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的小國。《漢書·文帝紀》:“詔曰:‘朕既不明,不能遠德,使~或不寧息。’”△多用於指偏遠地區。

方外之國字典分解

成語方外之國的解釋 方外:指中原地區以外的區域。舊指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的小國。

方外的解釋 (1) [Buddhist,Taoist monks]∶世俗之外,舊時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彼遊方之外者也。——《莊子·大宗師》

之國的解釋 前往封地。《史記·孝景本紀》:“ 廣川 、 長沙王 皆之國。” 司馬貞 索隱:“遣就國也。”《後漢書·第五倫傳》:“舉孝廉,補 淮陽國 醫工長,隨王之國。” 姚

也學習下:方斗山【歷史地名】

即今四川東部長江南岸萬縣至豐都間之大山。清道光《石砫廳新志》卷1:“大山坪障蔽北境。東西綿亘五百里。青翠插空,廳城直北倚天峰(一名方斗山)為最高處,常有積雪。” 在重慶市東南部、長江右岸。北起奉節縣斷頭山,南至豐都縣中部龍河以北。東北—西南走向。處川東平行嶺谷區東緣,海拔1000~1500米。最高峰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海拔1714米。山體主要由石灰岩構成,喀斯特地貌發育。經濟林分布較廣,盛產油桐

方外之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