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偃

草偃怎么寫好看

草偃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風行草偃”。比喻在上者以德化民,民必向化從善。晉 葛洪《抱朴子.用刑》:“明後御世,風向草偃,道洽化醇。”《資治通鑑.明帝青龍元年》:“聖化所綏,萬里草偃。”

詞語分解

  • 草偃的解釋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 * 之向化,猶風吹草仆,相率從善。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後御世,風向草偃,道洽化醇。” 唐 白居易 《
  • 草的字典解釋 草 ǎ 對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幹柔軟的植物的統稱;廣義指莖幹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
  • 偃的字典解釋 偃 ǎ 仰面倒下,放倒:偃臥。偃仆。偃仰(俯仰,喻隨俗應付)。偃旗息鼓。 停止:偃息。偃武修文。 古同“堰”,堤壩。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三魚

源見“三鱣集”。即三鱣魚。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隸釋.太尉楊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應,貽我三魚,以章懿德。”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草偃歷史

相關歷史

草偃_草偃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