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形一貌,百喙一聲

歷史字典解釋

喙:鳥嘴,也泛指人及其他動物的嘴。形容文章、言論模式劃一。也形容異口同聲,說法一致。人《〈清文匯〉序》:“引繩墨,立橅型,如村塾之訓蒙,如瑣院之課士,俾千形一貌,百喙一聲。”(橅:同“模”。橅型:即模型。瑣院:有雕飾的大院。) 也作【千夫所言如一喙】。章炳麟《上李鴻章書》:“近觀日人之所撰述,雖與曩時岡千仞等少異,然其欲連盟中國,以措亞洲於舄(xì)礎之安,則千夫所言如一喙也。”(舄礎:磐石。)


其他 喙,鳥獸的嘴。一千個形體都是一樣的面貌,一千嘴發出同一種聲音。意為千篇一律,缺乏創新。黃人《〈清文匯〉序》:“引繩墨,立(模)型,如村塾之訓蒙,如瑣院之課士,俾千形一貌,百喙一聲。”△貶義。用來形容單一、單調、缺乏個性的事物。也用以形容文學藝術作品的公式化、程式化。

歷史典故推薦:插柰花

源見“簪白柰”。指皇后逝世。唐 竇叔向《貞懿皇后輓歌》:“命婦羞蘋葉,都人插柰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千形一貌,百喙一聲歷史

相關歷史

千形一貌,百喙一聲_千形一貌,百喙一聲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