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袋選才

夾袋選才怎么寫好看

夾袋選才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一之六《丞相許國呂文穆公》:“(呂蒙正)夾袋中有冊子,每四方人替罷謁見,必問其有何人才,客去,隨即疏之,悉分門類,或有一人而數人稱之者,必賢也。朝廷求賢,取之囊中。”

此事又見宋.泰《東軒筆錄》、《宋史.呂蒙正傳》。

《宋史.施師點傳》載稱:“施師點搜訪人才,常常把人名品學記下,手書置夾袋中,以備錄用。”

舊時常以比喻指重視選拔人才,後又稱被當權者收攬以備錄用的人才為“夾袋中人物”。

明.張居正《答總憲崌言用人》:“別楮所薦諸賢,皆一時之俊,處吾夾袋中寧止朝夕。”

詞語分解

  • 夾袋的解釋 .衣服裡面的口袋。《冷眼觀》第一回:“我拿過翻開一望,見那書中記載的人名事實,倒有一大半是我夾袋裡的東西,那著者竟是先得我心了。”.見“ 夾袋中人物 ”。
  • 選才的解釋 選拔人才。 唐 元稹 《代諭淮西書》:“夫 李錡 據 吳 楚 之雄,兼榷管之利,選才養士,向十五年。”

歷史典故推薦:靈草一株

借指起死回生之藥。北周庾信《紇豆陵民墓志銘》: “胡香四兩,嗟西域之使稀; 靈草一株,恨瓊田之路絕。 ” ●漢東方朔《海內十洲記》: “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夾袋選才歷史

相關歷史

夾袋選才_夾袋選才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