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書歸

負書歸怎么寫好看

負書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滕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一作愧)色。”

戰國時,蘇秦遊說秦昭王意見未被採納,資用乏絕,只得負書擔橐,離秦奔回家鄉洛陽。後用為詠士失意落魄之典。

唐.陳子昂《送梁李二明府》詩:“負書猶在漢,懷策未聞秦。”

詞語分解

  • 負書的解釋 .背負書籍。《戰國策·秦策一》:“﹝ 蘇秦 ﹞去 秦 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南史·文學傳·劉勰》:“初, 勰 撰《文心雕龍》五十篇……未為時流所稱。 勰 欲取定於 沉約 ,無由自達,乃負書候
  • 歸的字典解釋 歸 (歸) ī 返回,回到本處:歸國。歸程。歸僑。歸寧(回娘家看望父母)。歸省(媙 )(回家探親)。歸真反璞。 還給:歸還。物歸原主。 趨向,去往:歸附。眾望所歸。 合併,或集中於一類,或集中於一地:

歷史典故推薦:月夕花朝

借指良辰美景。宋柳永《尉遲杯》詞:“每相逢、月夕花朝,自有憐才深意。”清 俞蛟《潮嘉風月記.麗景》:“繡幃畫舫,鱗接水次,月夕花朝,鬢影流香,歌聲戛玉。”亦作“月夕花晨”。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局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負書歸歷史

相關歷史

負書歸_負書歸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