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俎

負俎怎么寫好看

負俎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伊荷鼎自進”。乾世以求進用。晉 葛洪《抱朴子.任命》:“士以自衒為不高,女以自媒為不貞,何必委洗耳之峻標,效負俎之乾榮哉!”

詞語分解

  • 負俎的解釋 《史記·殷本紀》:“﹝ 伊尹 ﹞負鼎俎,以滋味説 湯 ,致於王道。”後以“負俎”為乾時以求進用的故實。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士以自衒為不高,女以自媒為不貞,何必委洗耳之峻摽,效負俎之乾榮哉
  • 負的字典解釋 負 (負) ù 馱,背(坕 ):負米。負疚。負重。如釋重負。負荊請罪。 擔任:擔負。負責。負累(噄 )。負罪。負荷。忍辱負重。身負重任。 仗恃,依靠:負隅頑抗。自負(自以為了不起)。 遭受:負傷。負屈
  • 俎的字典解釋 俎 ǔ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俎豆(.“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祭祀,崇奉)。 切肉或切菜時墊在下面的砧板:刀俎(刀和砧板)。 姓。 筆畫數:; 部首:人;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傲雪凌霜

見“傲雪欺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負俎歷史

相關歷史

負俎_負俎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