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絹幼婦外孫齏臼

歷史字典解釋

“為絕妙好辭”四字的隱語。《世說新語.捷悟》:“武帝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絹幼婦外虀( ㄐㄧ jī 積)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為辤,所謂絕妙好辤也。’”魏武帝:指曹操。按“受辛”合為“辤”,是“辭”的異體字。

詞語分解

  • 黃絹的解釋 .黃色之絹。 唐 許渾 《甘露寺感事貽同志》詩:“青山盡日尋黃絹,滄海經年夢絳紗。” 南唐 陳陶 《題贈高閒上人》詩:“鴛鷺輸黃絹,場壇遶白苹。”《花月痕》第四八回:“六逆妻妾,喚做主娘,黃絹蓋頭

歷史典故推薦:煙消火滅

比喻事物消失,不留蹤跡。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事實不為輕薄陰險小兒留情,曾幾何年,他們就都已煙消火滅。” 並列 ①火已滅了,煙也消散了。楊朔《三千里江山》:“北岸卻~,透出藍天到處閃耀著陽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黃絹幼婦外孫齏臼歷史

相關歷史

黃絹幼婦外孫齏臼_黃絹幼婦外孫齏臼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