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西書

庖西書怎么寫好看

庖西書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庖(páo袍):廚房。指明代大臣解縉(jìn晉)感皇帝知遇之恩而上書一事。解縉(1369-1415年),字大紳,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進士。授中書庶吉士。上 * ,批評太祖政令屢改、殺戮太多等事。永樂初,入內閣參預機務,任翰林學士,主持纂修《永樂大典》,很受成祖重視。後來因為屢次直言上諫,被讒言所害而貶官,最終下獄被殺。解縉當初很為太祖所喜愛看重,他也因此常常侍奉在太祖身邊。一天,太祖在御廚房的西邊屋裡對解縉說:“我和你從名義上說是君臣,論感情如同父子,希望你能夠有什麼就說什麼。”於是解縉當天就上了 * 來規勸太祖。

【出典】:

《明史》卷147《解縉傳》4115頁:“縉幼穎敏,洪武二十一年舉進士。授中書庶吉士。甚見愛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諭縉:‘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縉即日上封事萬言。”

【例句】:

清·吳偉業《吳梅村詩集》一《殿上行》:“先生侍從垂金魚,退直且上庖西書。”

詞語分解

  • 庖西書的解釋 《明史·解縉傳》:“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諭 縉 :‘朕與爾義則君臣,恩猶父子,當知無不言。’ 縉 即日上封事萬言。”後用以稱近臣上給皇帝的政見書為“庖西書”。 清 吳偉業 《殿上行》:“先生侍從垂金
  • 書的字典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札。書簡。書函。 檔案:證書。說明

歷史典故推薦:敗駕

源見“東野敗駕”。謂用非其人,損害國家。《三國志.孫綝傳》:“臣伏自省,才非乾國……位極人臣,傷錦敗駕,罪負彰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庖西書歷史

相關歷史

庖西書_庖西書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