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轂推輪

捧轂推輪怎么寫好看

捧轂推輪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推轂”。扶著車轂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儀。《七國春秋平話》卷上:“燕王並大臣捧轂推輪,邀樂毅上金台,受天子百官之禮,與樂毅掛印為帥。”


並列 轂,車輪中心與輪軸連線處。抬起車轂,推動車輪。比喻扶持尊重人才。語本《史記·其武安列傳》:“魏其、武安俱好儒術,推轂趙綰為御史大夫。”元·無名氏《十樣錦》3折:“何三薦,印掛元戎,築壇拜將,捧轂推輪。”△褒義。多用於舉薦人才方面。 →推賢任能 ↔嫉賢妒能。也作“推輪捧轂”。

詞語分解

  • 捧的解釋 捧 ě 兩手托著:捧心(用手捂住胸,喻拙劣的模仿)。捧日。捧讀(敬辭,讀別人的文章等)。捧腹大笑。 量詞,用手能捧的東西:一捧紅棗。 奉承或代人吹噓:捧場。吹捧。捧哏。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
  • 輪的解釋 輪 (輪) ú 安在車軸上可以轉動使車行進的圓形的東西(亦稱“車軲轆”):輪子。車輪。輪胎。 安在機器上能旋轉並促使機器動作的東西:齒輪兒。 指“輪船”:江輪。拖輪。 像車輪的:日輪。月輪(指圓月)。

歷史典故推薦:趙謳

同“趙津歌”。南朝 宋 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詩:“江南進荊艷,《河激》獻趙謳。”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捧轂推輪歷史

相關歷史

捧轂推輪_捧轂推輪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