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官職>>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

官名。①秦始皇始置,位僅次於左、右丞相,輔佐丞相處理全國政務,權重而秩尊。西漢沿置,仍為丞相副貳,秩中二千石,與丞相對稱“二府”、“兩府”,協調處理天下政務,而以監察、執法為主要職掌,為全國最高監察、執法長官,位上卿。主管圖籍秘書檔案、四方文書,百官奏議經其上呈,皇帝詔命由其承轉丞相下達執行,負責考課、監察、彈劾官吏,典掌刑獄,收捕、審訊有罪官吏等,或派員巡察地方,鎮壓事變,有時亦督兵出征。丞相缺位,常由其遞補。因與皇帝關係親近,有時權勢尚在丞相之上,或尊稱宰相。屬官有兩丞,一名御史丞,領御史三十員留御史府,受理百官事務; 一名御史中丞,領侍御史十五員入侍宮中蘭台,掌文書檔案,收納公卿奏事,監察百官,外督諸部刺史。武帝以後,章奏詔命之出納轉歸尚書、中書,監察、彈劾之職權實移御史中丞,御史大夫職權逐漸旁落。鹹帝綏和元年(前8)改名大司空,列位三公,號稱宰相,備位而已。哀帝建平二年(前5)復舊,元壽二年(前1)復改大司空。東漢稱司空,參議朝政,職掌土木工程,不復領御史、掌監察。東漢末曹操罷三公,曾復置。三國吳置左、右御史大夫。魏晉南北朝不置,唯十六國漢、西秦、大夏等國置,位次丞相,名同漢制,實權仍歸尚書。隋、唐五代為御史台長官,專掌監察彈劾百官,地位雖隆,職同前朝御史中丞,非如秦、漢副宰相之職。隋從四品,唐初從三品,武宗會昌二年(842)升正三品。唐高宗龍朔二年(662)改名大司憲,鹹亨元年(670)復舊;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改置左、右肅政大夫,中宗神龍元年(705)改名左、右御史大夫,玄宗先天(712—713)中復並為一員。中唐至五代,多為外官所帶憲銜,正職常缺。北宋前期正員存而不除,多作從二品加官,神宗元豐(1078—1085)改制後罷檢校加官,正員仍存,未嘗除授。遼朝置為南面朝官,任用契丹貴族。西夏任用党項貴族,職位崇高,在皇帝左右諫諍參謀,後期常出任金國使臣。金朝亦置,皆為御史台長官。掌糾察朝儀、彈劾百官、審核官府公事、複查刑獄案件。金初正三品,世宗大定十二年(1172)升從二品。元朝置一至二員,世祖至元五年(1268)定為從二品,二十一年升從一品。江南陝西諸道行御史台亦置,品秩同內台。元末朱元璋吳元年(1367),置左、右御史大夫為御史台長官,職任清要,從一品; 明洪武十三年(1380)隨台罷。後設都察院,以左、右都御史為長官。惠帝建文二年(1400)改都察院為御史府,復置御史大夫為長官,成祖復改御史府為都察院,御史大夫為左、右都御史。參見“御史台”。②西漢初諸侯王國自置,位次丞相,掌督察官吏。景帝中元三年(前147)省。東漢末至南北朝諸霸府所建王國或置,稱帝後悉改司空。


官名,秦漢皆置,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俸千石。一曰中丞,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為大司空。御史中丞更名御史長史。侍御史有繡衣直指,出討奸猾,治大獄,不常置。東漢無御史大夫,而僅置御史中丞。見《漢書·百官公卿表》、《後漢書·百官志》。晉以後多不置,唐朝御史台有此官,為台長官,掌糾察。明廢。見《新唐書·百官三·御史台》、《通典·職官六·御史台》。

御史大夫字典分解

御史的解釋 (1) [the censor] 官名。秦以前指史官,明清指主管糾察的官吏御史前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2) 又

大夫的解釋 [senior official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三級,“大夫”世襲,

多看看:御前甲庫【歷史官職】

官署名。南宋高宗時置,集百工巧匠,供奉皇帝所需圖畫、什物。 官庫名。南宋紹興年間置,集中百工技藝精巧之物,凡皇帝所需用圖畫、什物,其他機構不能供應者,均取自本庫。

御史大夫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