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草偃風行

草偃風行

①比喻政治清明,百姓歸服。《陳書·宣帝紀》: “前自朕躬,草偃風行,冀以變俗。” ②猶言上行下效。《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 “居然上行下效,草偃風行。” 參見:○風行草偃

草偃風行字典分解

成語草偃風行的解釋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風行草偃”。

草偃的解釋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比喻在上者能以德化民,則民之向化,猶風吹草仆,相率從善。 晉 葛洪 《抱朴子·用刑》:“明後御世,

風行的解釋 (1) [be in fashion;be popular]∶盛行,普遍流行。通常是短時期的習慣、用法或式樣風行一時(2) [quickly]∶形容迅速雷厲風行

多學一學:草盪【歷史知識】

明清淮南等地各鹽場按灶丁給予鹽戶種植煎鹽所用葦草的盪地。明代收取*盪稅。清無盪稅之名,但禁止私墾,然私墾或出租典賣盪地者,屢禁不絕。

草偃風行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