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識二五而不知十

識二五而不知十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晉 楚也;晉 楚不鬥,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後以“識二五而不知十”謂只知道一個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觀察問題。唐 劉知幾《史通.品藻》:“夫回 璦可棄,而楊 董獲升,可謂識二五而不知十者也。”

多看看:識變從宜【歷史典故】

謂認識事物的變化,靈活地處理問題。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五則使命之臣,取其識變從宜,不辱君命。” 述補 能認識事物的變化並依此靈活處理問題。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五則使命之臣,取其~,不辱君命。”△褒義。多用於讚揚靈活處事之人。→識時通變 ↔食古不化 生搬硬套

識二五而不知十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