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唇遞舌

搬唇遞舌怎么寫好看

搬唇遞舌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挑撥是非。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這個兩頭白面,搬唇遞舌的歹弟子孩兒。”


並列 搬動嘴唇,傳遞言語。搬弄是非。明·無名氏《漁樵閒話》3折:“獻勤搬唇遞舌,貪賄賂似爭餳競血。”△用於描寫背後議論,挑撥是非。→搬弄是非挑撥是非。也作“搬口弄舌”、“搬唇弄舌”。

詞語分解

  • 搬的解釋 搬 ā 移動,遷移:搬動。搬移。搬遷。搬運。生搬硬套。 挑撥離間:搬唆(調唆)。搬弄是非。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舌的解釋 舌 é 人或動物嘴裡辨別滋味、幫助咀嚼和發音的器官:舌頭。舌耕(a.指讀書勤奮;b.舊時學者授徒,依口說謀生,好像農夫耕田得粟)。唇槍舌劍。 語言辯論的代稱:舌戰(激烈議論)。 像舌頭的東西:帽舌。火

歷史典故推薦:丹開雀錄

源見“赤雀銜書”。表示吉祥昌盛的預兆。《史記.周本紀》司馬貞述贊:“后稷居邰,太王作周,丹開雀錄,火降烏流。”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搬唇遞舌歷史

相關歷史

搬唇遞舌_搬唇遞舌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