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積訛成蠹

積訛成蠹

謂謬誤積久,敗壞人心。唐 沈亞之《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策》:“京師,諸夏之本也,將以觀理,而豪猾時逾檢;太學,明教之源也,期於變風,而生徒多墮業;列郡在乎頒條,而乾禁或未絕;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風靡,積訛成蠹。”


兼語 長期形成的謬誤會危害人心。唐·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京師,諸夏之本也……又在乎按度,而淫巧或未格。俗恬風靡,~。”△貶義。用於表示不端言行造成的危害。

積訛成蠹字典分解

成語積訛成蠹的解釋 指謬誤積久,敗壞人心。

順便了解:積石鎮【歷史地名】

在今青海興海縣一帶。《資治通鑑》: 隋大業五年 (609),“命劉權鎮河源郡積石鎮,大開屯田,捍禦吐谷渾,以通西域之路”。即此。 (1)古鎮名。在今青海省興海縣一帶。隋大業五年(609年),劉權鎮守河源郡積石鎮,大開屯田,即此。(2)今鎮名。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北部、黃河南岸、小積石山南麓。縣人民政府駐地。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 2.6 萬。鎮人民政府駐積石,人口8370。因境內小積石山得名

積訛成蠹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