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水枯石爛

水枯石爛

表示經歷的時間久長,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郭沫若《女神.湘纍》:“愛人呀,還不回來呀!我們從春望到秋,從秋望到夏,望到水枯石爛了!”參見“海枯石爛”。


見“海枯石爛”。郭沫若《女神·湘纍》:“愛人呀,還不回來呀!我們從春望到秋,從秋望到夏,望到~了!”

水枯石爛字典分解

成語水枯石爛的解釋 極言歷時長久。

多學學:水則碑【歷史知識】

古代豎立水涯,上刻尺度,用以測定和記錄水位變化的石碑,稱水則碑。宋代在吳江(今屬江蘇)豎立兩塊。左水則碑記錄各年的特殊高水位。其中刻有“大宋紹熙五年(1194)水到處”、“大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水到此”。清黃象曦《吳江水考增輯》卷二引《吳江考》:左水則碑上分為“橫七道,道為一則。以下一則為平水之衡。在一則,則高低田俱無恙;過二則,則極低田渰……過七則,極高田俱渰”。 右水則碑則是記錄年內各

水枯石爛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