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十一於千百

歷史字典解釋

在千百個中間只保存下十個或一個。 表示絕大多數已失去,只有很少的倖存。語出晉.陸機《嘆逝賦》:“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後多引作〔存十一於千百〕。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其大經 * 皆亡滅而不救,切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於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清.奭《爾雅沈旋集注序》:“紀文達公(昀)雖有沈氏(約)四聲之輯,然不過存十一於千百,以意為之耳。”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三冊:“近人竟於斷簡殘編之中,爬搜遼代文獻,也不過存十一於千百而已。”


述補 亡多而存少。語本晉·陸機《嘆逝賦》:“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唐·韓愈《與孟尚書書》:“而今學者尚知宗孔氏、崇仁義、貴王賤霸而已,其大經 * 皆亡滅而不救、壞爛而不收,所謂存十一於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用於情狀方面。

詞語分解

  • 千百的解釋 極言其多。 晉 左思 《吳都賦》:“締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動以千百。”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殊不知戲場腳色,止此數人,便換千百個姓名,也只此數人裝扮。” 茅盾 《子夜》十四:“

歷史典故推薦:爽氣

源見“拄笏看山”。指明朗開豁的景象。宋 張元幹《隴頭泉》詞:“送飛鴻,五弦寓目,望爽氣,西山忘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存十一於千百歷史

相關歷史

存十一於千百_存十一於千百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