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革誓裹屍

革誓裹屍

源見“馬革裹屍”。謂決心報國,效死沙場。唐 李商隱《祭全義縣伏波廟文》:“銅留鑄柱,革誓裹屍。男兒自立邊功,壯士猶羞病死。”

革誓裹屍字典分解

裹屍的解釋 (1).包裹屍體。《太平廣記》卷一○五引 唐 戴孚 《廣異記·宋參軍》:“以氈裹屍,投於堂西北角溷廁中,不勝穢積。”(2).謂戰死沙場。語出《後漢書·馬援傳》

也學習下:革除遺事節本【歷史知識】

書名。明黃佐撰。六卷。《革除遺事》原書為十六卷,文字較繁,本書系作者手定刪節本,原分七卷,一卷已佚。內容為:一、君紀,記建文;二、闔宮傳,記皇太子妃呂氏、皇太孫妃馬氏等;三、列傳,記董倫、沐春、王紳等七人;四、死難列傳,記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練子寧、鐵鉉、卓敬等四十六人;五、死事列傳,記耿炳文、高巍、馬宣等十三人;六、外傳,記王鈍、鄭賜、黃福等九人。

革誓裹屍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