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簞瓢

疏水簞瓢怎么寫好看

疏水簞瓢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蔬水曲肱”、“簞瓢陋巷”。指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疏,通“蔬”。清 馮桂芬《似山居圖序》:“涉世處境之道貴乎似,以其近真也。此即老氏無為、莊氏齊物之說也,而於孔、顏疏水簞瓢之義亦無礙焉。”


疏水,疏食飲水。簞瓢,簡陋的食具。語本《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又《雍也》:“一簞食,一瓢飲。”粗劣的飲食,簡單的食具。比喻安貧樂道。清·馮桂芬《似山居圖序》:“涉世處境之道貴乎似,以其近真也,此即老氏無為、莊氏齊物之說也,而於孔、顏疏水簞瓢之義亦無礙焉。”→疏食飲水 ↔山珍海味

詞語分解

  • 疏的解釋 疏 ū 去掉阻塞使通暢:疏導。疏通。疏浚。疏解(?)。 分散:疏散。仗義疏財。 事物間距離大,空隙大,與“密”相對:疏密。疏鬆。疏朗。疏曠。疏闊。疏落(?)。稀疏。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不親密,關係遠
  • 簞瓢的解釋 .盛飯食的簞和盛飲料的瓢。亦借指飲食。 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詩:“勁氣侵襟袖,簞瓢謝屢設。”《北史·薛辯傳》:“ 濬 遺書 謨 曰:‘吾以不造,幼丁艱酷,窮游約處,屢絶簞瓢。’”

歷史典故推薦:師曠清耳

《呂氏春秋.長見》:“晉平公鑄為大鐘,使工聽之,皆以為調矣。師曠曰不調,請更鑄之。平公曰:‘工皆以為調矣。’師曠曰:‘後世有知音者,將知鍾之不調矣。臣竊為君恥之!’”師曠,字子野,史書無傳,春秋晉國著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疏水簞瓢歷史

相關歷史

疏水簞瓢_疏水簞瓢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