撧耳撓腮

歷史字典解釋

並列 折著耳朵,搔著腮邦。形容人慮無計時的舉動。元·秦簡夫《東堂老》2折:“你這般撧耳撓腮,可又便怎生。”△多用於寫人處事不知所措而慌亂時的舉止行為。→搔首撓腮 ↔指手畫腳。也作“撧耳揉腮”、“撓腮撧耳”。

詞語分解

  • 撧的解釋 撧 ē 古同“絕”,折斷;斷絕。 抓:撧耳撓腮。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腮的解釋 腮 ā 面頰的下半部,臉的兩旁(亦稱“腮幫子”):腮頰。腮腺(兩耳下部的唾液腺)。 筆畫數:; 部首:月;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蘭艾同焚

芳草與雜草同遭燒毀,比喻貴賤賢愚同歸於盡。《晉書.孔坦傳》:“蘭艾同焚,賢愚所嘆。”一作“芝艾俱焚”。 主謂 蘭草和艾草一起燒掉。比喻好壞一起毀滅。《晉書·孔坦傳》:“~,賢愚所嘆。”△多用於寫人與事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撧耳撓腮歷史

相關歷史

撧耳撓腮_撧耳撓腮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