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足抗手

蹺足抗手怎么寫好看

蹺足抗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手舞足蹈的樣子。明 張居正《門生為師相中玄高公六十壽序》:“今天子基命宥,孰與成王賢,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內外皆蹺足抗手,歌頌盛德。”

詞語分解

  • 蹺足的解釋 亦作“蹻足”。.跛足。 清 趙翼 《行圍即景·跳跎》詩題註:“蹻足者躍過駝背。”.踮起腳跟。參見“ 蹺足抗首 ”。.舉足。 清 王念孫 《讀書雜誌·戰國策》“跼足”:“跼與蹻同。蹻足,舉足也。”參
  • 抗手的解釋 .舉手。施禮。《文選·揚雄<羽獵賦>》:“是以旃裘之王,胡貉之長,移珍來享,抗手稱臣。” 李善 註:“抗手,舉手而拜也。”《孔子家語·致思》:“ 子路 抗手而對曰:‘夫子何選焉。’”《晉書·陸雲傳》:

歷史典故推薦:人多語亂

見“人多嘴雜”。《好逑傳》回:“~,嘈嘈雜雜,說不分明。”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蹺足抗手歷史

相關歷史

蹺足抗手_蹺足抗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