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驤蠖屈

龍驤蠖屈怎么寫好看

龍驤蠖屈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隨時屈伸、上下。《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蓋聖人握金鏡,闡風烈,龍驤蠖屈,從道污隆。”李善註:“班固《漢書.韓彭》述曰:‘雲起龍驤,化為王。’《周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伸也。’”呂延濟註:“言聖人持明道,開風葉,騰之如龍,屈之如蠖,亦隨時隆殺也。”


並列 驤,上舉。蠖,蛾的幼蟲,靠一屈一伸爬行。比喻隨時上下屈伸,不能始終如一。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蓋聖人握金鏡,闡風烈,龍驤蠖屈,從道污隆。”△含貶義。多用於人品方面。

詞語分解

  • 龍驤的解釋 .亦作“ 龍襄 ”。昂舉騰躍貌。《漢書·敘傳下》:“雲起龍襄,化為侯王,割有 齊 楚 ,跨制 淮 梁 。” 顏師古 註:“襄,舉也。” 唐 楊巨源 《觀打球有作》詩:“親掃毬場如砥平,龍驤驟馬曉
  • 蠖屈的解釋 .形容像尺蠖一樣的屈曲之形。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三臺妙跡,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花箋, 河 北 膠 東之紙。”.比喻人不遇時,屈居下位或退隱。 晉 潘尼 《贈侍御史王元貺》詩:“

歷史典故推薦:思蓴鱸

①思念菰菜、蓴羹、鱸魚膾。清李漁《比目魚·肥遁》: “昔人思蓴鱸而歸隱,鱸魚乃隱逸之兆,這等看來,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②借指思念家鄉。清江懋麟《在昔一首贈前廷尉李映碧先生》詩: “每每思蓴鱸,時時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龍驤蠖屈歷史

相關歷史

龍驤蠖屈_龍驤蠖屈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