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繼之

以死繼之怎么寫好看

以死繼之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不惜一死來繼續乾到底。 表示決心很大,不可動搖。語出《左傳.僖公九年》:“臣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清.汪琬《誥贈文化殿大學士吏部尚書宋公墓志銘》:“外無蚍蜉蟻子之援,驅老弱千數,空弮枵腹,使當猝至之鋒,事一不捷,以死繼之。”


偏正 不惜一死乾到底,表示決心很大,不可動搖。《左傳·僖公九年》:“臣竭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褒義。用於表示對國家、事業的忠誠。→萬死不辭 ↔臨陣脫逃。也作“以死濟之”。

詞語分解

  • 以的解釋 以 ǐ 用,拿,把,將:以一當十。以苦為樂。以身作則。以鄰為壑。以訛傳訛。以往鑒來。 依然,順,按照:以時啟閉。物以類聚。 因為:以人廢言。勿以善小而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於(指時日):“子
  • 之的解釋 之 ī 助詞,表示領有、連屬關係:赤子之心。 助詞,表示修飾關係:緩兵之計。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用在主謂結構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閒視之。

歷史典故推薦:處之怡然

同“處之泰然”。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至日,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處之怡然。” 見“處之泰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至日,乃往荊州門下書佐家,~。”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以死繼之歷史

相關歷史

以死繼之_以死繼之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