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腹逃鞭

馬腹逃鞭怎么寫好看

馬腹逃鞭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鞭長不及馬腹”。比喻躲脫懲罰。清 松齡《大捷二》:“豈謂馬腹逃鞭,榻側容一隅之鼾睡;不知燕巢在幕,釜底得幾日之遊魂?”


其他 躲在馬肚子下逃過了鞭子的懲罰,比喻僥倖躲過了懲罰。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清·蒲松齡《大捷二》:“豈謂馬腹逃鞭,榻側容一隅之鼾睡?不知燕巢在幕,釜底得幾日之遊魂。”△用於形容人的行為動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詞語分解

  • 馬腹的解釋 .馬的腹部。《左傳·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南朝 梁 吳均 《從軍行》:“陣頭橫卻月,馬腹帶連錢。”.傳說中的獸名。《山海經·中山經》:“ 蔓渠之山 ……有獸焉,其
  • 鞭的解釋 鞭 ā 驅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鞭桿。鞭長莫及。 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撲。鞭責。鞭策。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鞭。 一種古代兵器,鐵制有節,無鋒刃:鋼鞭。竹節鞭。 編連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歷史典故推薦: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狂:狂妄。狷( ㄐㄩㄢˋ à ):狷介,拘謹。 狂者一意向前,狷者也不肯幹壞事。 意謂狂者與狷者各有可取之處,都可以同他們結交。語出《論語.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馬腹逃鞭歷史

相關歷史

馬腹逃鞭_馬腹逃鞭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