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經心

漫不經心怎么寫好看

漫不經心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明.朱國禎《涌幢小品.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心。”《三俠五義》六九回:“往往有那不讀書的人,以為先生的飯食隨便俱可,漫不經心的很多。”魯迅《兩地書.序言》:“直到事實給了我教訓,我才分明省悟了做今人也和做古人一樣難。然而我還是漫不經心,隨隨便便。”亦作“漫不經意”。宋.廖剛《再投富樞賊札子》:“閩之官吏惟不知險之可,漫不經意,故二賊相繼得度。”周立波《暴風驟雨》一部一八:“趙玉林一邊走,一邊說,漫不經意地就走回來了。”


述補 漫,隨便。隨隨便便,滿不在乎。形容態度不認真,從不把事放在心上。呂明輝《尷尬一回》:“祖繼民點點頭,走進廚房脫了大衣,從兜里掏出鈔票,拍在已經放好的飯桌上,他用的動作是拍,輕輕的一拍,既拍出一種為漫不經心,又拍出一種氣概。”△貶義。用於描寫人處事的態度。→漠不關心 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 聚精會神專心致志。也作“謾不經意”、“漫不經意”、“漫不加意”。

詞語分解

  • 漫的解釋 漫 à 水過滿,四外流出,漾出來:河水漫出河床。漫溢。漫流。漫漶(文字、圖畫等因受潮而模糊不清,如“字跡漫漫”)。 淹沒:大水漫過橋面。 滿,遍,到處都是:迷漫。漫山遍野。 沒有限制,沒有約束,隨意:
  • 經心的解釋 ∶留意;留心毫不經心 ∶煩心;勞心塵務經心詳細解釋.縈心;煩心。 晉 葛洪 《抱朴子·崇教》:“貴遊子弟,生乎深宮之中,長乎婦人之手,憂懼之勞,未常經心。”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歷史典故推薦:脫屣妻拏

猶言拋棄家眷。 清吳偉業《賀新郎·病中有感》詞: “脫屣妻拏非易事,竟一錢、不值何須說。” 參見:○脫屣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漫不經心歷史

相關歷史

漫不經心_漫不經心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