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之以法

繩之以法怎么寫好看

繩之以法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繩:準繩。謂以法治之,即依法懲辦之意。《淮南子.泰族訓》:“若不修其風俗……繩之以法,法雖殘賊天下,弗能禁也。”宋.朱熹《延和奏札四》:“民間受弊,不可勝言,為監、州縣者,欲一切繩之以法,則財計頓闕,州縣不可復為,雖有良吏,亦無以免。”


述補 繩,準繩,引申為制裁。用法律和法令加以制裁。語出漢·馮衍《自疏》:“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南齊書·武帝紀》:“如故有違,繩之以法。”△用於按法規辦事,懲治壞人,維護社會治安方面。→逮捕歸案 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逍遙法外

詞語分解

  • 繩的解釋 繩 (繩) é 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繩子。繩索。纜繩。繩梯。繩操。繩伎(.雜技中的走繩;.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繩鋸木斷(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懈,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 法的解釋 法 ǎ 體現統治階段的意志,國家制定和頒布的公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法辦。法典。法官。法規。法律。法令。法定。法場。法理。法紀。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對稱。指依法成立並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參與民事活動

歷史典故推薦:同船合命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說岳全傳》第十二回:“張邦昌與那王鐸、張俊三人……一齊扯住了宗爺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繩之以法歷史

相關歷史

繩之以法_繩之以法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