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供不應求

供不應求

供應不能滿足需要。巴金《憶覺醒與活動》:“當時在成都新的書報很受歡迎,常常供不應求。”


主謂 供應的數量滿足不了實際的需要。張平《抉擇》:“我們的產品有著很強的競爭力,同樣是~。”※供,不讀作gòng。應,不讀作yīng。△褒義。指需求。→粥少僧多 以一奉百 ↔供過於求生眾食寡。也作“供不敷求”。

供不應求字典分解

成語供不應求的解釋 供:供給,供應;求:需求,需要。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應求的解釋 應和,回響。語出《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後多用於指回響徵召。《魏書·高祖孝文帝紀》:“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義、文武應求者,皆

也學習下:供奉【歷史官職】

官名。① 唐朝侍奉皇帝左右之人。中書、門下主要官員稱供奉官,朝謁時別為一班,最接近皇帝,其餘百官依品秩為班。武則天時,御史、拾遺、補闕加置內供奉員。玄宗時又有翰林供奉,為翰林學士前身。見“供奉官”。② 唐朝內官,高宗龍朔二年(662)置八員,正七品,位同御女; 鹹亨二年 (671) 廢。 官名。在皇帝左右供職稱供奉。如唐代有侍御史內供奉、翰林供奉等;宋代有東、西頭供奉(宦官);清代稱南書房行走官

供不應求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