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蕘

芻蕘怎么寫好看

芻蕘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①借指地位卑賤的人。《漢書·藝文志·小說家》: “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志,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②地位微賤者的言論。清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二: “欽惟我皇上臨御大寶,求治若渴,不棄芻蕘,多方容納,唯恐言路阻塞。”③對自己的詩賦的謙稱。唐徐夤《渤海賓貢高元固先輩中相訪雲本國人寫得夤斬蛇劍御溝水人生幾何賦家皆以金書列為屏障因而有贈》: “肯銷金翠書屏上,誰把芻蕘過日東。” ●《詩·大雅·板》: “我言維服,勿以為笑。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 芻蕘: 採薪者。詩告誡當權者應記住前賢的話,廣開言路,不棄微賤。

詞語分解

  • 芻蕘的解釋 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詩;大雅;板》芻蕘之微,先民詢之。;;劉開《問說》詳細解釋.割草採薪。《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
  • 芻的字典解釋 芻 (芻) ú 餵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餵牲口:芻秣(飼養牛馬的草料)。反芻。 割草:芻蕘(割草稱“芻”,打柴稱“蕘”。指割草打柴的人。後常用作向人陳述意見的謙辭)。芻言(常用來謙稱自己的言論)。芻議(
  • 蕘的字典解釋 蕘 (蕘) á 柴草,割柴草:行牧且蕘。 采柴草的人:芻蕘(割草打柴的人,後多指在野之士)。蕘豎。 “蕪菁”的別稱。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高大閭門

《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於永,於定國子,尚館陶公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芻蕘歷史

相關歷史

芻蕘_芻蕘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