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嘆諫主

三嘆諫主怎么寫好看

三嘆諫主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冬,梗陽人有獄,戊不能斷,以獄上。其大宗賂以女樂,魏子將受之。魏戊謂閻沒、女寬曰:‘主以不賄聞於諸侯,若受梗陽人,賄莫甚焉。吾子必諫!’皆許諾。退朝,待於庭。饋入,召之。比置,三嘆。既食,使坐。魏子曰:‘吾聞諸伯叔,諺曰:“唯食忘憂。”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同辭而對曰:‘或賜二小人酒,不夕食。饋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嘆。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嘆。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厭而已。’獻子辭梗陽人。”後因以為婉轉諫諍的典故。

詞語分解

  • 三嘆的解釋 亦作“ 三嘆 ”。多次感嘆,形容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別行送劉判官》詩:“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嘆聚散臨重陽。”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
  • 主的解釋 主 ǔ 權力或財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腦: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財物的人)。當家作主。 舊時臣子稱君王,下級稱上級,僕人稱家主:君主。主上。 對事物的意見或認為應當如何處理,決定:主張。主見。主意。主義

歷史典故推薦:張仲蔚

源見“仲蔚蓬蒿”。借指隱居貧士。唐 李元操《和從叔祿愔元日早朝》:“誰憐張仲蔚,日暮反蒿萊。”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三嘆諫主歷史

相關歷史

三嘆諫主_三嘆諫主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