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怎么寫好看

周公吐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吐哺握髮”。謂在位者禮賢下士,勤求才。三國 曹操《短歌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主謂 周公,西周政治家姬旦,曾助兄周武王滅商。他在吃飯時也接待賢士,為了爭取時間而不怠慢客人,甚至吐掉口中食物。形容求賢心切。賢亮《小說中國》:“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開始,國君帝王就在統治實踐中深刻體會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對國家的重要性,‘周公吐哺’一直是後代所謂的‘明君聖主’求賢若渴的榜樣。”△褒義。多用於描寫求賢若渴方面。

詞語分解

  • 周公的解釋 . 西周 初期政治家。姓 姬 名 旦 ,也稱 叔旦 。 文王 子, 武王 弟, 成王 叔。輔 武王 滅 商 。 武王 崩, 成王 幼, 周公 攝政。東平 武庚 、 管叔 、 蔡叔 之叛。繼而厘定典章、
  • 吐哺的解釋 見“ 吐哺 ”。.吐出嘴裡食物。《漢書·高帝紀上》:“ 漢王 輟飯吐哺,曰:‘豎儒幾敗乃公事!’” 顏師古 註:“哺,口中所含食也。” 宋 洪邁 《夷堅甲志·資州鶴》:“﹝ 何 ﹞嘗蔭大木下,望其顛

歷史典故推薦:楚顏

《楚辭.漁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後因以“楚顏”指屈原放逐後憔悴的容顏。亦泛指憂時憤世的愁容。唐 孟郊《退居》詩:“眾聽喜巴唱,獨醒愁楚顏。日暮靜歸時,幽幽扣松關。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周公吐哺歷史

相關歷史

周公吐哺_周公吐哺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