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踏兩隻船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企圖投機取巧,從對立的兩方面撈取便宜。也比喻附和兩種對立的意見或有意兩面討好。清.陳牧《增廣留青新集.卷十二.碎錦.依回兩可》:“臨事不決,皆由腳踏兩船,隨風倒柁,何以定大難而剖大疑乎!”《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十八》:“他是腳踏兩隻船,別看他兒當八路,水蘿蔔,皮紅肚裡白。”


主謂 比喻兩面討好,投機取巧;也形容搖擺不定,辦事模稜兩可。清·牧《增廣留青新集》卷12:“臨事不決,皆由腳踏兩隻船,隨風倒柁,何以定大難而剖大疑乎!”△貶義。常用於表示辦事投機取巧或搖擺不定。→猶豫不決 朝秦暮楚 事齊事楚 ↔一條路走到黑 堅定不移

詞語分解

  • 腳踏的解釋 放在炕前或椅前供墊腳用的矮木凳。《宋史·后妃傳下·劉貴妃》:“ 紹興 二十四年,進賢妃,頗恃寵驕侈。嘗因盛夏,以水晶飾腳踏。帝見之,命取為枕。”《紅樓夢》第七一回:“當中獨設一榻,引枕、靠背、腳踏俱全

歷史典故推薦:不以為恥

對於不道德不正當的現象,不認為是恥辱,失去了羞惡之心。《鄧析子.轉辭》:“今有墨劓,不以為恥,斯民所以亂多治少也。”宋.樂史《楊太真外傳》:“玄宗在位久,倦於萬機……自得李林甫,一以委成。故絕逆耳之言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腳踏兩隻船歷史

相關歷史

腳踏兩隻船_腳踏兩隻船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