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韻

趁韻怎么寫好看

趁韻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宋.尤袤《全唐詩話》卷六《權龍褒》:“景龍(註:唐中宗年號)中為左武衛將軍。好賦詩而不知聲律,中宗與學士賦詩,輒自預焉,帝戲呼為權學士。……嘗吟《夏日》詩:‘嚴霜白皓皓,明月赤團團。’或曰:‘豈是夏景?’答曰:‘趁韻而已。’……始賦‘夏日嚴霜明月’之句,乃皇太子宴賦詩,太子援筆譏之:‘龍褒才子,秦州人民。明月晝耀,嚴霜夏起。如此詩章,趁韻而已。’”

趁韻,意思是作詩時不管內容及平仄聲律對仗等,單就韻腳字拼湊成句。唐人權龍褒不通聲律,卻好附風雅,故只能趁韻而已。後因用為譏人不通聲律作詩胡亂拼湊的典故。

清.李暉吉、徐灒《龍文鞭影二集》上卷:“龍褒趁韻,良盜文(宋歐陽修知制誥,舊著有文章十篇,邱良孫盜為己作)。”

詞語分解

  • 趁韻的解釋 亦作“ 趁韻 ”。亦作“趂韻”。謂作詩硬湊韻腳,而不顧內容是否得當。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 唐 左衛將軍 權龍襄 性褊急,常自矜能詩……皇太子宴,夏日賦詩:‘嚴霜白浩浩,明月赤團團。’太子
  • 趁的字典解釋 趁 è 利用時間、機會:趁早。趁機。趁勢。趁火打劫(趁人家發生火災時去搶劫,喻在別人危難時乘機去撈好處)。趁熱打鐵。 搭乘:趁車。趁船。 逐,追趕:“花底山蜂遠趁人”。 往,赴:趁墟(趕集)。趁熟(逃
  • 韻的字典解釋 韻 ù 漢語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聲母以外的部分,或聲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稱“韻母”。如t幔睿緄腦夏甘恰搬ng”,hu幔睿緄腦夏甘恰埃踽ng”:韻文(有韻律節奏的文學體裁,亦指用這種體裁寫成的

歷史典故推薦:公忠體國

謂盡忠為國。郭沫若《奴隸制時代.〈侈靡篇〉的研究》:“辦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體國的有才能的人,來辦這項國事。”又《蜀道奇》詩:“鞠躬盡瘁兮,諸葛武侯誠哉武;公忠體國兮,出師兩表留楷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趁韻歷史

相關歷史

趁韻_趁韻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