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清渭濁涇

清渭濁涇

猶“涇渭分明”。晉.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亦作“濁涇清渭”。唐.杜甫《秋雨嘆》詩:“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元.劉秉忠《木蘭花慢.望月婆羅門引》詞:“誰辨濁涇清渭,一任東流。”亦作“涇清渭濁”。元.胡祗遹《長清縣作》詩:“鶴短鳧長誰與辯,涇清渭濁兩相謾。”元.曹伯啟《涇陽述懷》詩:“涇清渭濁源何異,物換星移志未酬。”


並列 渭、涇,在甘陝境內,一條水清,一條水濁。比喻好壞分明。語本《詩經·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shí)其沚。”[例]小張和小王這兩個人,誰好誰壞,~,不用多言。△用於辨別好壞。→涇渭分明 ↔涇渭不分。 也作“濁涇清渭”。

清渭濁涇字典分解

成語清渭濁涇的解釋 古以為渭水清,涇水濁。也比喻兩者相比較,是非好壞分明。

多學學:清淵縣【歷史知識】

西漢置。治今山東臨清市西南。兩漢屬魏郡,魏、晉、北朝屬陽平郡。《資治通鑑》:西晉永嘉元年(307),“苟晞擊汲桑於東武陽,大破之。桑退保清淵”,即此。隋先後屬貝州、清河郡,唐廢。唐避高祖李淵諱,在所修《晉書·地理志》、《隋書·地理志》中均作“清泉縣”。

清渭濁涇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