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菜根

咬得菜根怎么寫好看

咬得菜根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形容安於貧的生活。宋.朱熹《國小.善行》:“汪信民嘗言:‘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董必武《口占和葉參謀長韻》:“咬得菜根無別異,看將桃葉與君同。”


述賓 過得了貧苦的生活。宋·朱熹《國小·善行實敬身》:“人常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 * 《口占和葉參謀長韻》:“咬得菜根無別異,看將桃葉與君同。”△多用於形容人能吃苦。→簞食瓢飲 ↔無下箸處

詞語分解

  • 咬的解釋 咬 ǎ 上下牙對住,壓碎或夾住東西:咬齧。咬噬。咬緊牙關。 鉗子等夾住或螺絲齒輪等卡住:咬合。咬住扣。 喻話說定了不再改變,亦指受責難或審訊時拉扯不相關的人:一口咬定。亂咬好人。 狗叫:雞叫狗咬。 正
  • 根的解釋 根 ē 高等植物莖幹下部長在土裡的部分:根植。根莖。根瘤。根毛。根雕。鬚根。塊根。紮根。葉落歸根。 物體的基部和其他東西連著的部分:根底。根基。牆根兒。 事物的本源: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 徹底

歷史典故推薦:以杖叩其脛

叩:敲擊。脛:小腿。 用手杖敲打他的小腿。 原指孔子對原壤的責罰。後也表示一般對人的責罰。語出《論語.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柳亞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咬得菜根歷史

相關歷史

咬得菜根_咬得菜根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