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鷸相持

蚌鷸相持怎么寫好看

蚌鷸相持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源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比喻雙方相爭,兩敗俱傷,徒使第三者得利。宋 秦觀《邊防中》:“天方厭羌,內難屢起,權臣擅事,蚌鷸相持。”


主謂 比喻雙方相鬥,都沒有得益,只能使第三者得利。語本《戰國策·燕策二》:“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宋·秦觀《邊防中》:“天方厭羌,內難屢起,權臣事,蚌鷸相持。”△多用於鬥爭方面。→鷸蚌相爭

詞語分解

  • 蚌的解釋 蚌 à 生活在淡水裡的一種軟體動物,介殼長圓形,表面黑褐色,殼內有珍珠層,有的可以產出珍珠:蚌胎(指珍珠)。 蚌 è 〔蚌埠(?)〕地名,在中國安徽省。 筆畫數:; 部首:蟲; 筆順編號:
  • 相持的解釋 雙方對立、互不相讓或妥協相持階段詳細解釋.雙方對立、爭持,互不相讓。《戰國策·魏策四》:“ 秦 、 趙 久相持於 長平 之下而無決。”《陳書·高祖紀上》:“我師已老,將士疲勞,歷歲相持,恐非良計。”

歷史典故推薦:落紙雲煙

晉·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足不綴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雲。”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蚌鷸相持歷史

相關歷史

蚌鷸相持_蚌鷸相持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