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口誅筆伐

口誅筆伐

用言語或文字指斥敵對者,或譴責壞人壞事。明代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求貪,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


並列 誅,責罰。伐,聲討。用言論和文字對壞人壞事進行鬥爭聲討,揭露罪狀或批判錯誤。語出《異辭錄》卷3:“甚至妻妾爭之,無道處之,亦藉口誅筆伐之能,川泄其忿。”魯迅《我之節烈觀》:“於是造出了許多光榮的烈女,和許多被人~的不烈女。”△多用以向敵對者的揭批鬥爭方面。→聲罪致討 ↔息事寧人。也作“筆伐口誅”。

口誅筆伐字典分解

成語口誅筆伐的解釋 誅:痛斥,責罰;伐:聲討,攻打。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筆伐的解釋 謂以文聲討。 魯迅 《花邊文學·序言》:“只為了一篇《玩笑只當它玩笑》,又曾引出過一封 文公直 先生的來信,筆伐的更嚴重了。”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

順便了解:口吐珠璣【歷史典故】

珠、璣:都是珠寶,圓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有文采。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一折:“為何夜間排設筵席,因俺夫人聞知蘇軾胸懷錦繡,口吐珠璣,有貫世之才,未曾得遇,就今晚筵間,出家樂女子數人,內藏著夫人,與眾女子一般梳妝,必要見蘇軾之面。”明.謝讜《四喜記.花亭佳偶》:“最喜劉郎風味,況身呈文彩,口吐珠璣,登雲會上廣寒梯,攀龍定陟承明陛。” 主謂 珠璣,都是珠寶。圓形的叫珠,不圓的叫璣。形容說話富

口誅筆伐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