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羹盡櫟釜

羹盡櫟釜

羹(gēng耕):濃湯。櫟釜(lìfǔ力府):刮鍋邊出聲。此典指漢高祖劉邦以前卑微困難時,常領朋友到大嫂家吃飯,大嫂刮鍋邊出聲,表示菜湯沒有了,也就是不接待他們來吃飯了。後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或受到冷遇。 劉邦(前256年——前195年),字季,沛(今江蘇沛縣)人。兄弟四人,長兄叫劉伯,劉伯早死去。劉邦卑微潦倒,曾經為躲避某事,常常和客人去大嫂家吃飯。大嫂討厭小叔,小叔和客人來到,大嫂假裝做的肉菜湯已吃完,用飯勺刮鍋邊,客人因此起身離去。後又看到鍋里還有肉菜湯,劉邦因此怨恨他的大嫂。等到劉邦當上皇帝,封賞兄弟,而大哥的兒子唯獨沒有得到封賞。太上皇為這來說情,劉邦說:“我不是忘記封他,因為他的母親不是厚道人。”於是便封大嫂的兒子劉信為羹頡(jiá夾)侯。此典又作“厭丘嫂”、“戛釜”。

【出典】:

《史記》卷50《楚元王世家》1987頁:“高祖兄弟四人,長兄伯,伯蚤(同“早”)卒。始高祖微時,嘗辟(同“避”)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大)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通“佯”,假裝)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為帝,封昆弟(兄弟),而伯子獨不得封。太上皇(漢高祖劉邦父親)以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zhǎng掌,長輩)者耳。’於是乃封其子為羹頡(羹盡意)侯。”

【例句】:

宋·蘇軾《哭刁景純》:“但知從德公,未省厭丘嫂。” 宋·陸游《病中臥聞舂聲》:“丘嫂羹存先戛釜,山僧齋竟始鳴鐘。”

羹盡櫟釜字典分解

櫟釜的解釋 以杓刮釜使其出聲,以示羹盡。《史記·楚元王世家》:“始 高祖 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巨嫂食。嫂厭叔,叔與客來,嫂詳為羹盡,櫟釜,賓客以故去。” 司馬貞 索隱

順便了解:羹污【歷史典故】

宋代丁謂事。《宋史.寇準傳》:“初,丁謂出準門,至參政,事準甚謹。嘗會食中書,羹污準須,謂起徐拂之,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官長拂須邪?’謂甚愧之。由是傾構日深。”傾構:傾軋構陷。

羹盡櫟釜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