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檀之刺

伐檀之刺怎么寫好看

伐檀之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詩經.風.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伐檀》前之小序云:“《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由此可見。“伐檀”因用為譏諷官吏貪鄙無能、尸位素餐之典。

唐.說《為建安王讓表》:“俾朝興薪槱之歌(《詩經.大雅.棫樸》:“芃芃棫樸,薪之槱之。”槱,音yǒu,聚積),臣免伐檀之刺。”

《文選》卷二七王粲《從軍詩》:“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

詞語分解

  • 伐檀的解釋 篇名。《詩經》里的詩,通常拿開頭一句里的兩個字作為全詩的題目。檀,檀樹,木質堅實,古代用作製造車子的材料詳細解釋《詩·魏風》篇名。其序云:“《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祿,君子不得進仕爾。”
  • 刺的解釋 刺 ì 用有尖的東西插入:刺繡。刺傷。刺殺。 * :刺客。被刺。行刺。 偵探,打聽:刺探。 用尖銳的話指出別人的壞處:諷刺。譏刺。 尖銳像針的東西:芒刺。魚刺。刺叢。 刺 ī 象聲詞:刺地滑了一跤。

歷史典故推薦:茶墨

以茶與墨為喻,論賢人君子都有好的品德和操守。宋代曾慥《高齋漫錄》:“司馬溫公子與蘇子瞻論茶墨俱香云:‘茶與墨二者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輕,茶欲新墨欲陳。’蘇曰:‘奇茶妙墨俱香,是其德同也;皆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伐檀之刺歷史

相關歷史

伐檀之刺_伐檀之刺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