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

猶豫不決怎么寫好看

猶豫不決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作“猶豫未有所決”。形容拿不定主意。秦趙長平之戰後,秦兵長驅直入,包圍趙國首都邯鄲。趙成王遣使求救於。魏安厘王派魏將晉鄙兵救趙,但晉鄙懼怕秦軍,停兵湯陰不進。這時,魏王又派新衍至趙,要求趙尊秦為帝以換取秦國撤兵。對此,趙王和趙國執政大臣平原君趙勝一時都拿不定主意。這時,齊人魯仲連前去見平原君,痛斥尊秦為帝的謬論並和新垣衍進行面對面的辯論,將其尊秦為帝理由逐條駁斥,使得新垣衍放棄了原來的打算,也堅定了趙王的抗敵決心。恰在此時,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前來救趙,秦兵退去,趙國得以保全。

【出典】:

戰國策·趙策》三《秦圍趙之邯鄲》:“秦圍趙之邯鄲。魏安厘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於盪陰,不進。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為帝,已而復歸帝,以齊故。今齊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例句】: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或以為不便,計猶豫未有所決。” 唐·令狐德棻《北周書·賀拔勝傳》:“今乃頓兵不進,猶豫不決。”


偏正 猶豫,遲疑。拿不定主意。語本《戰國策·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廖輝英《紅塵孽債》:“君雄走了幾步,在心裡猶豫不決:要不要去車裡打那支電話?”△貶義。用於斷行動方面。→優柔寡斷 猶豫狐疑 狐疑不決 遲疑未決 舉棋不定 遲疑不決 ↔當機立斷 快刀斬亂麻操刀必割 毅然決然斬釘截鐵。也作“猶疑不決”、“猶疑不定”、“猶豫未決”、“游移不決”。

詞語分解

  • 猶豫的解釋 猶移。遲疑不決詳細解釋亦作“ 猶移 ”。遲疑不決。《楚辭·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感 交甫 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明 沉鯨 《雙珠記·西
  • 決的解釋 決 é 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禹決江疏河”。 堤岸被水沖開:決口。潰決。 斷定,拿定主意:決定。決斷。決計。決然。決勝。決議。猶豫不決。 一定(用在否定詞前):決不後退。 決定最後勝敗:決賽。決戰。

歷史典故推薦:方外之人

泛指僧道等出家之人。《鏡花緣》第五六回:“宋良箴道: ‘侄女出家多年,乃方外之人,豈可擅離此庵。尚求伯母原諒。’ ” ●《莊子·大宗師》: “孔子曰: ‘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猶豫不決歷史

相關歷史

猶豫不決_猶豫不決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