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懸鶉之衣

懸鶉之衣

源見“子夏衣”。形容衣服破爛。鵪鶉毛斑尾禿,似披著打滿各色補丁的破衣,故稱。清 譚嗣同《仁學》一:“各遂其生,各均其利。杼柚繁而懸鶉之衣絕,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

懸鶉之衣字典分解

懸鶉的解釋 鵪鶉毛斑尾禿,似披敝衣,因以“懸鶉”比喻衣服破爛。 唐 白行簡 《李娃傳》:“被布裘,裘有百結,濫縷如懸鶉。”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花深時伏雉,

也學習下:懸舄【歷史典故】

源見“王喬鳧舄”。美稱縣令的行蹤。明 何景明《送崑山王令還》詩:“九霄懸舄朝天至,萬里揚帆上斗還。”

懸鶉之衣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