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

岌岌可危怎么寫好看

岌岌可危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岌岌:危險貌。形容極其危險。《孟子.萬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文明小史》三回:“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冬冬的響,其勢岌岌可危。”何其芳《“自由太多”屋叢話》:“這倒並不是古來的皇帝心腸軟一些,而是今日的 * 暴君的統治更岌岌可危,連罵自己幾句的勇氣和魄力都沒有之故吧。”


偏正 山高而快倒塌的樣子。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已到了危急關頭。語本《孟子·萬章上》:“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鄧賢《中國知青夢》:“面對知青大潮的倏然遠去和農場岌岌可危的前景,留下來的人們心情極為複雜。”△貶義。多用於寫危急局勢。→搖搖欲墜 千鈞一髮 危在旦夕 累卵之危 ↔安如泰山 安如磐石堅如磐石 固若金湯 穩如泰山

詞語分解

  • 岌岌的解釋 .高貌。《楚辭·離騷》:“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王逸 註:“岌岌,高貌。” 唐 張九齡 《奉和聖制途經華山》:“攢峯勢岌岌,翊輦氣雄雄。” 明 李東陽 《題應寧所藏馬敬瞻山水圖》詩:“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嚇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檣。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歷史典故推薦:衣冠就東市

同“朝衣東市”。唐 杜牧《河湟》詩:“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箭不西巡。”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岌岌可危歷史

相關歷史

岌岌可危_岌岌可危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