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雞漬酒

炙雞漬酒怎么寫好看

炙雞漬酒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後漢書.徐穉傳》:“徐穉嘗為太尉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穉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李賢註:“謝承《書》曰:穉諸公所辟雖不就,有死喪負笈赴吊。常於家豫炙雞一隻,以一兩棉絮漬酒中,暴乾以裹雞,逕到所起冢??外,以水漬棉使有酒氣,斗米飯,白茅為藉,以雞置前,醊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謂以棉絮浸酒,曬乾後裹燒雞,攜以弔喪。後遂用為不忘舊恩的典實。多用於為故人或亡友弔喪。宋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九:“〔徐穉〕炙雞漬酒,萬里赴吊,於清高不混俗之中,有忠厚不忘恩之意。”


見“只雞絮酒”。

詞語分解

  • 炙雞的解釋 見“ 炙雞漬酒 ”。
  • 漬酒的解釋 東漢 徐穉 常於家預先炙雞一隻,並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曝乾以裹雞。遇有喪事,則徑攜墓前,以水漬綿使有酒氣,祭畢即去,不見喪主。見《後漢書·徐穉傳》及 李賢 注引 謝承 《後漢書》。後因以“漬酒”為朋友

歷史典故推薦:一傅齊

源見“一傅眾咻”。比喻勢單力薄,支持贊同者少。嚴復《癸丑上巳梁任公禊集萬生園分韻流觴曲水》之三:“由來一傅齊,不救群吠蜀。椒蘭各容長,屈 景胥放逐。”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炙雞漬酒歷史

相關歷史

炙雞漬酒_炙雞漬酒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