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兵敗將

殘兵敗將怎么寫好看

殘兵敗將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戰敗後殘餘的兵將。明.邵璨《香囊記.敗兀》:“我如今連被岳家軍殺敗,收聚些殘兵敗將,濟不得事,目下就要拔營回去如何?”明.無名氏《伐晉興齊》四折:“如今追擊殘兵敗將,遂收故境,引兵而回。”《東周列國志》一○二回:“王齕大敗,折兵五萬有餘,又盡喪其糧船,只得引殘兵敗將,向路南而遁。”亦作“殘軍敗將”。元.無名氏《博望燒屯》二折:“休說是夏惇。就是殘軍敗將,拿將一個來,我也就當作夏侯惇。”亦作“敗將殘兵”。明.無名氏《開詔救忠》楔子:“你雖然殺了我一陣,你的軍兵可也盡皆折損了,則剩下這一枝敗將殘兵。”


並列 戰敗後剩餘的兵將。李建彤《志丹》:“剩下的殘兵敗將退到綏遠。”△貶義。多用於描寫敗軍形象。→散兵游勇 ↔精兵強將。 也作“敗將殘兵”、“殘軍敗將”。

詞語分解

  • 殘兵的解釋 戰敗剩餘的軍隊。 唐 李白 《從軍行》:“突營射殺 呼延 將,獨領殘兵千騎歸。”《資治通鑑·唐武宗會昌二年》:“今 回鶻 殘兵不滿千人,散投山谷。”
  • 敗將的解釋 敗軍之將,即吃了敗仗的將帥,指競爭中的負方敗將不言勇詳細解釋戰敗的將領。《北史·麥鐵杖傳》:“﹝帝﹞命 平壤 道敗將 宇文述 等百餘人皆為執紼,王公以下送至郊外。”

歷史典故推薦:天高地遠

參見:天高地迥 見“天高地迥”。元·谷子敬《城南柳》折:“誰著你鎖鴛鴦系不緊垂楊線,今可去覓鸞膠續斷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黃泉,赤緊的~。”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殘兵敗將歷史

相關歷史

殘兵敗將_殘兵敗將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