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酸文假醋

酸文假醋

形容讀書人的假正經和迂腐。明.無名氏《東籬賞菊》一折:“則是聽不上他那酸文假醋的,動不動便是‘詩云子曰’兒,那個奈煩那。”《紅樓夢》一○九回:“這有什麼?大凡一個人,總別酸文假醋的才好。”


並列 酸文,迂腐之文。假醋,假裝正經。比喻讀書人的迂腐與虛偽。明·無名氏《東籬賞菊》1折:“則是聽不上他那~,動不動便是‘詩云子曰’兒,那個奈煩那。”△貶義。多用於諷刺假裝斯文的書生。→假仁假義 ↔正人君子

酸文假醋字典分解

成語酸文假醋的解釋 形容裝出一副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酸文的解釋 指迂腐鄙俗的文辭。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 錢熙 , 泉 南才雅之士……嘗撰《三釣酸文》,舉世稱精絶。” 明 楊慎 《詞品·柳詞為東坡所賞》:“《草

多看看:酸棗縣【歷史知識】

春秋鄭邑,戰國屬魏。秦置縣。“以棘名邦,故曰酸棗”(《水經·濟水注》引圈稱曰)。治今河南延津縣西南。屬東郡。地近河,多河患。西漢文帝十二年(前168),“河決酸棗,東潰金堤”(《漢書·溝洫志》),即指此。漢晉屬陳留郡。北魏移治今延津縣北。屬東郡。北齊省入東燕縣。隋開皇六年(586)復置,移治今延津縣西西古牆、東古牆間地。屬滑州。大業初屬滎陽郡。唐復屬滑州。天寶、至德間屬靈昌郡。北宋政和七年(11

酸文假醋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