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鹽入火

撮鹽入火怎么寫好看

撮鹽入火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撮鹽入火中,立即爆烈。比喻性情急躁。元.王實甫《西廂記》三本二折:“待去呵,小姐性兒撮鹽入火。”《水滸傳》一三回:“為是他性急,撮鹽入火,為國家面上只要爭氣,當先廝殺,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


連動 抓取鹽投入火中,火燃燒得更烈。①形容性情急躁,一觸即發作。《水滸傳》13回:“梁中書看時,不是別人,卻是大名府留守司正牌軍索超,為是他性急,撮鹽入火,為國家面上只要爭氣,當先廝殺,以此人都叫他做急先鋒。”△用於人的品性。②形容增添怒氣。《西遊記》59回:“那羅剎聽見‘悟空’三字,便似撮鹽入火,火上燒油;骨都都紅生臉上,惡狠狠怒發心頭。”△用於情狀方面。

詞語分解

  • 撮的解釋 撮 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取,摘取:撮要。 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撮藥。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量詞:一撮米。 撮東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撮
  • 入火的解釋 入伙,加入某一集體或集團。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志苗》:“人之投其黨者曰入火。”

歷史典故推薦:三尺童子

見“三尺童兒”。《宋史·胡銓傳》:“夫~,至無知也,使犬豕而使之拜,則佛然怒。”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撮鹽入火歷史

相關歷史

撮鹽入火_撮鹽入火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