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塊

受塊怎么寫好看

受塊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後因以“受塊”稱接受土地,受天之賜。唐 王起《雨不破塊賦》:“受塊之人,共欣其天賜;擊壤之老,將明其帝功。”

詞語分解

  • 受塊的解釋 接受土塊。語本《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晉 公子 重耳 ﹞出於 五鹿 ,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子, 子犯 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一》:“故
  • 受的字典解釋 受 ò 接納別人給的東西:接受。感受。受精。受權。受託。受降。受益。受業(a.跟隨老師學習;b.學生對老師自稱)。受教。受領。受聘。受理。 忍耐某種遭遇:忍受。受苦。受制。受窘。受累(受到勞累)。 遭
  • 塊的字典解釋 塊 (塊) à 成疙瘩或成團的東西:土塊兒。 量詞,用於塊狀或某些片狀的東西:一塊地。兩塊糖。 量詞,用於銀幣或紙幣,等於“圓”:一塊錢。 筆畫數:; 部首:土; 筆順編號:

歷史典故推薦:捉風捕影

同“捕風捉影”。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是事如捉風捕影,杳無實證。” 見“捕風捉影”。蔡東藩《明史演義》回:“爌復奏道:‘外廷臣工,未知內事,不便~,任情羅織。’”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受塊歷史

相關歷史

受塊_受塊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