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字典網>>歷史字典>>歷史典故>> 荊州癭

荊州癭

《晉書.杜預傳》:杜預拜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諸軍事。“攻江陵,吳人知預病癭,憚其智計。以瓠系狗頸示之。每大樹似癭,輒斫使白,題曰‘杜預頸’。”

晉代名將杜預都督荊州諸軍事,他頸部生有瘤子。後遂以此泛指頸部癭之典。

唐.王維《林園即事寄舍弟紞》:“地多齊後潰,人帶荊州癭。”

荊州癭字典分解

荊州癭的解釋 古代流行於 荊州 一帶的頸生囊狀贅生物的疾病。 唐 王維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詩:“地多 齊後 瘧,人帶 荊州 癭。” 趙殿成 箋註:“《晉書》:‘ 杜預 拜

荊州的解釋 (1).古“九州”之一。在 荊山 、 衡山 之間。 漢 為十三刺史部之一。轄境約相當於今 湘 鄂 二省及 豫 桂 黔 粵 的一部分; 漢 末以後轄境漸小

癭國語字典 癭 (癭) yǐng 中醫指多因郁怒憂思過度,氣鬱痰凝血瘀結於頸部,或生活在山區與水中缺碘有關的病。可分為“氣癭”、“肉癭”及“石癭”等。 病理學指機體組織受病

多學學:荊劉拜殺【歷史知識】

即《荊釵記》、《白兔記》(又名《劉知遠還鄉白兔記》)、《拜月記》(又名《幽閨記》、《拜月亭》)、《殺狗記》(又名《殺狗勸夫》)之合稱,為明初流行之南戲四大傳奇。

荊州癭相關歷史字典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