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不旋踵

禍不旋踵怎么寫好看

禍不旋踵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旋踵:轉足之間,形容迅速。謂禍事馬上就要來臨。漢.蕃《上竇太后疏》:“臣聞言不直而行不正,則為欺乎天而負乎人;危言極意,則群凶側目,禍不旋踵。”《周書.梁御傳》:“公不於此時建立功效,乃懷猶豫,恐禍不旋踵矣。”宋.辛棄疾《淳熙己亥論盜賊札》:“恐言未脫口而禍不旋踵。”亦作“禍不反踵”。《新唐書.許世緒傳》:“今攬五之兵,據四戰之沖,苟無奇計,禍不反踵。”


主謂 旋踵,轉身。不旋踵,來不及轉腳,比喻時間極短暫。“禍不旋踵”形容禍事將馬上來臨。《周書·梁御傳》:“公不於此時建立功效,乃懷猶豫,恐禍不旋踵矣。”△多用於災禍方面。→禍從天降。也作“禍不反踵”。

詞語分解

  • 禍的解釋 禍 (禍) ò 災殃,苦難:禍殃。禍害。禍患。禍根。禍端。禍首。禍事。戰禍。惹禍。禍從口出。禍起蕭牆(“蕭牆”是照壁,意思是禍事發生在家裡,喻內部發生禍亂)。 危害,使受災殃:禍國殃民。 福 筆畫數
  • 旋踵的解釋 掉轉腳跟,比喻時間極短旋踵即逝詳細解釋.掉轉腳跟。形容時間短促。《韓詩外傳》卷十:“夫天怨不全日,人怨不旋踵。” 南朝 梁 沉約 《七賢論》:“受禍之速,過於旋踵。” 元 楊梓 《豫讓吞炭》第一

歷史典故推薦:施施而行

《詩經?王風·丘中有麻》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禍不旋踵歷史

相關歷史

禍不旋踵_禍不旋踵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