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揚波

海不揚波怎么寫好看

海不揚波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比喻天下太平。清程恭《鐃歌》:“海不揚波萬國通,三吳浙各乘風。” ●《韓詩外傳》卷五: “〔周〕成王之時……有越嘗氏重九譯而至,獻白雉於周公。‘道路悠遠,山川幽深,恐使之未達也,故重譯而來。’ 周公曰: ‘吾何以見賜也?’ 譯曰: ‘吾受命國之發曰: 久矣,天之不迅風疾雨也。海不波溢也,三年於滋矣。’ ” 相傳周公攝政時,越嘗(裳)國來獻白雉,使臣對周公說,已有三年天上不颳大風,不下暴雨,海上不翻騰狂浪。


見“海不波溢”。明·梅鼎祚《玉合記·枯海》:“吾聞太平之世,海不揚波,安有今日。”

詞語分解

  • 海的解釋 海 ǎ 靠近大陸,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內。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用於湖泊名稱:青海。中南海。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辭,稱對方大度包容)。誇下海口。 喻數量多的
  • 揚波的解釋 .掀起波浪。《楚辭·九歌·少司命》:“與女游兮九河,衝風至兮水揚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狄水 衍兮風揚波,船楫顛倒更相加。”.比喻動亂。《文選·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洪飇扇

歷史典故推薦:倉箱可期

倉箱:箱,運穀物的車箱。指糧倉。期:期待,盼望。糧倉有望裝滿。比喻豐收大有希望。語本《詩.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海不揚波歷史

相關歷史

海不揚波_海不揚波介紹_歷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