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民

遺民怎么寫好看

遺民怎么寫好看

歷史字典解釋

晉.陶潛陶淵明集》卷二《和柴桑》元.李公煥註:“遺民嘗作柴桑令。”

晉人劉程之,曾任柴桑縣令,自稱“遺民”。後遂用為詠縣令之典。

唐.耿湋《送崔明府赴青城》詩:“當似遺民去,柴桑政自閒。”

詞語分解

  • 遺民的解釋 ∶指改朝換代後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 ∶泛指大動亂後遺留下來的人民詳細解釋.亡國之民;前朝留下的老百姓。《左傳·哀公四年》:“司馬致邑,立宗焉,以誘其遺民,而盡俘以歸。” 杜預 註:“ 楚 復詐為 蠻子
  • 遺的字典解釋 遺 (遺) í 丟失:遺失。遺落。 漏掉:遺忘。遺漏。 丟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補遺。路不拾遺。 余,留:遺留。遺俗。遺聞。遺址。遺風。遺憾。遺老(a.經歷世變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
  • 民的字典解釋 民 í 以勞動民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民主。民國。民法。公民(在一國內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定的公民權利並履行公民義務的人)。國民(具有國籍的人)。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勞動大眾的,非官方

歷史典故推薦:黃鳥哀

同“黃鳥悲鳴”。清 王士禛《秦穆公墓》詩:“黃鳥哀時良士盡,碧雞飛去霸圖空。”

關注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回覆:遺民歷史

相關歷史

遺民_遺民介紹_歷史典故